两会访谈:解读步行日 健康走起来 健康宣传员——白岩松, 健康微视

主持人王晓东::亲爱的各位新浪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两会访谈的直播现场。欢迎各位和我们及时的互动,共同关注两会的热点话题。

  今天的话题主题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推开窗户看一下满眼的沙尘天气,这个沙尘可不是空手而来,给我们吹来了三位重量级的嘉宾,他们是谁?我介绍一下,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孔灵芝副局长,挨着孔局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胡扬教授,还有一位重量级嘉宾,他是我们熟悉的人物,就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央视主持人,也是卫生部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老师,欢迎三位。

  三位今天是怎么来的?是被风吹来的还是走着来的?还是坐车来的?都沉默了。

  胡扬::本来想走着来的,但是走着来天气太差了。

  主持人王晓东::据我所知从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胡扬老师做出了建议政府设立“步行日”的提案,今年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合白岩松老师又共同做出了这么一个提案,特别想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当初您做这个提案的初衷在哪里?

胡扬:当初做这个提案主要是有这么几个理由,第一也是最主要的理由,咱们这个国家慢病人数在不断增多,根据卫生部的报道已经达到了2.6亿人。慢病的增加给我们的家庭、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担,慢病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吃和动之间不平衡造成的,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好了,吃的多了,但是动的少了,这样带来慢病,所以要预防慢病,防治慢病,必须要增加动的成分,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从2010年开始,卫生部倡导每个月的11号作为步行日,让大家通过步行日这种简单易行的运动,增加我们的能量消耗,使吃和动之间达到一个平衡。这个活动搞得也是非常好,老百姓非常欢迎。我提5月11号这个提案也是受到这个启发。国际上在每年9月29号也有一个“世界步行日”,“世界步行日”的宗旨也是要强调吃动平衡。另外,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近20年来的能量摄入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而我国18岁以上成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不到12%。可见,缺少体育锻炼、吃得多、动得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我国慢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倡导“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慢病的防控。
受到这些启发,我提出每年5月11号建议政府把它设为“步行日”。

  为什么要5月11号呢?5就代表我的意思,11就代表一双筷子,代表两条腿,代表一个平衡线,就是“我要吃动平衡”。国家能够设立这个日子,进一步从国家这个层面提醒大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去年我以个人提案给相关部门做了一个建议,也得到了卫生部积极的响应,民间的反响也很大。所以,今年我就把它作为一个正式提案提出来,也得到白岩松老师、姚明等等,很多社会名人的支持,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王晓东::是这样,胡老师刚才说了两点,您也说了5·11是两点,一双筷子,两条腿。您刚才提到两次,甚至多次卫生部,孔局,正好是您所分管的慢病方面,卫生部做了哪些相关的工作?

  孔灵芝::应该说卫生部会同社会各界和其他部门做了很多工作,最主要的还是怎么样从预防开始。因为我们知道病是治不胜治的,刚才胡扬教授谈到,现在有2.6亿慢病病人,其实这是一个被极大低估的数字。

  主持人王晓东::可能数字还会更庞大。

  孔灵芝::对,这是卫生部调查的结果,卫生部调查是我去问你,你有高血压吗?有诊断过糖尿病吗?有诊断过慢病吗?但是我们知道高血压的知晓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有70%的人不知道自己生病,所以2.6亿还是被低估的数字。我们知道把很多重心放在治疗上,病人还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出来,而且治疗上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不能减轻病人的负担,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应该是预防为主,就让他不生病或者晚生病,或者不生大病。前两天我看岩松做节目的时候反反复复谈到这个观点,这应该是医学最本质的东西。古代就说“上医治未病”。中国健康知识传播健康计划,提出吃动平衡,建议大家都动起来,也就是从预防的角度考虑。

  主持人王晓东::多方面预防。刚才我看白岩松老师盯着孔局一直在沉思,今年您也是和胡扬老师一块儿做这个提案的参与委员。

  白岩松::其实提不提案还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一项活动的某一个有效的出口而已。因为这件事情,包括胡扬教授在内,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其实2004年,我跟11比较有缘分,04年雅典奥运会我在北京跑火炬接力我是第11棒。当一跑完之后我跟记者说,“11”本身代表的就是行动。所以,奥运会不管得多少块金牌,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带动所有的人更多的运动起来。

  我开个玩笑说,运动不一定直接带来长寿,但是能让你的生命质量每天变得格外的不一样,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后来在我做卫生部的健康宣传员的时候,当我领聘书的头十分钟,我跟陈竺部长一起往会场走的时候,我跟陈竺部长说,恐怕卫生部要多宣传一种观念,中国的古人说大医治未病,在没得病要提前预防、治理,如果把卫生部就盯在看病难、看病贵,我们要做到的是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得了病不转成慢病。在全民健康方面,这是我们更要做的公共卫生的。我们从管住嘴迈开嘴就跟11联系起来,11既是一双筷子,又是一双腿,这是我切身的感受。润物细无声,中国老百姓会说多吃两片药就少买点棺材。含义是什么呢?如果你生活中多去动,多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就可以晚得病,给自己家庭和整个社会减少多少?

  我举一个例子,目前政府工作报告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5,但是如果你60岁就开始进医院一直到75,这15年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压力,扛不住。但同样预期寿命是75,72或者73才进医院,社会要转变观念,治病是最后不得不进行的行为。但是如果再得病之前做很多工作,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得了病不转成慢病,跟步行日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倡导这种理念其中的一个举措。(关于健康寿命)

  主持人王晓东::白岩松老师刚才这一番话让我一直在做画面的承接,本来60岁就开始变衰老的老人,突然因为吃动平衡,因为行走,变得再次精神抖擞。几位能说一下自己的年龄吗?

  孔灵芝::我正好60周岁。

  胡扬::我54岁。

  白岩松::我45岁。

  主持人王晓东::您(白岩松)最年轻。

  白岩松::我今年春节的时候给很多人发短信,我在这几年春节的时候都会原创短信,其中有好几次都跟健康宣传有关。比如有一年我特意跟孔局了解了体重计算的方式,我把那个当成拜年短信发给N个人。今年我给大家发的担心是什么呢?我说全世界联合国的标准,45岁青年结束,65岁才中年结束。所以,我们三个人,我是中年的快开始,孔局还离中年结束差5年。我发这个短信的含义是什么呢?中国人要重新认识生命,你要明白没那么老,但是你想想65才中年结束,可是为了达到国际上这样的一种标准和普遍的看法,我们生活中得多做一些什么?如果你从来不动,吃了一堆高血压、高血脂,慢病缠身,可能50多就像60多、70多。(白岩松自编拜年短信传播健康)

  主持人王晓东::有点老态龙钟。

  白岩松::但是如果生活方式很健康,可能65的确让人感觉就是中年,你看孔局是不是中年?

  主持人王晓东::我看像青年人,像45岁。(笑)

  胡老师,刚才两位分享了很多这种经验,也是自己的心得。你从体育方面、运动医学角度去考虑,给大家说步行是不是对身体更好、更重要?有哪些科学的依据?

  胡扬::实际上刚才白老师讲,从吃动平衡上看,任何一个运动等等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为什么在这里强调步行呢?因为步行简单易行,是人基本的一个运动技能,它对场地等等各方面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对时间上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你要打网球还有场地的开放时间等等。所以,可以简单易行,更容易行动起来,所以我们提出来要步行,并不是说步行比其他运动要好多少。这个我要解释一下。

  步行对健康有促进作用,有很多的证据。

  主持人王晓东::比如说?

  胡扬::比如有一位科学家调查了80个老百姓,看他每周的步行步数和身体形态、体质、身体成分、血脂的关系。就发现每周步行14公里以上的人,比每周步行4公里以下的人,心血管的患病率要低40%。有这么一个实验结果。还有一个研究调查,1万多人,看他们步行的步数和健康的关系,也发现每天步行1万步以上的人,他的身体形态、体质各方面都非常好。4000步以下的人,有很多人有慢病、高血脂、高血糖等等。得了慢病以后,也有很多研究表明,虽然得了慢病,但是通过加强运动以后,他的这些慢病症状也都消失了。社会上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暴走妈妈”,她为了救她的儿子,肝移植,每天走10公里还是多少。

  白岩松::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我在采访完她之后就说了一句话,我还要提醒很多人,你要步行日的效果。

  孔灵芝::我们还推出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我们简称121行动,第一个1就是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主持人王晓东::我知道这个行动。121,一起走。

  孔灵芝::同样基于这个理念。

  胡扬::从07年开始。

  孔灵芝::对。

  主持人王晓东::我正好想问孔局,听说您也会每天坚持步行。

  孔灵芝::我不是每天,但是我还是比较注意,但是我做得没有岩松好,我知道。

  主持人王晓东::部里相关开展了哪些活动?会定期开展吗?

  孔灵芝::全民健康行动我们是全国开展的,正好有一个最新的数字,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已经有62%的区县都开展了这样的活动,恩当然开展活动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可能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更好一点,但至少62%的区县都已经启动了这个活动。我们这个活动的理念,我们当时不仅仅希望它传播知识,因为我们一直认为现在百姓有很多机会得到很多的健康知识,但是如果只是有健康知识的积累,并没有技能,不懂得怎么去做,或者没有行动的欲望,不去行动,这种简单的健康知识的积累不会自然转变为健康的效果,他很懂,但是不会做,或者根本没有欲望做,这样不会转变为健康的效果。所以,知识和健康不划为等号。

  怎么能够让老百姓接受知识,又有技能,而且又有欲望做?我们那个行动的宗旨,一方面是提高技能,另一方面促进他行动。我们就设计了一些测量的工具,油壶、盐勺,都有一些工具。我们说日行一万步,至少要走两个小时,快的是一小时40分钟,让你每天拿出2个小时的时间很困难。我们提倡的理念是出行加日常生活,加步行,每天一万步。我们就把平时很多的日常生活都折成千步当量,比如说你要是墩地,大概墩7分钟,相当于1000步的当量。比如抱孩子、熨衣服,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都折成千步当量,大概几千个。如果你看一看我今天做的这些事情,大概折成三千步,而且白天比如上班的时候,公交车提前下来了,或者你在上班或者日常活动中也已经有一些,你再出去可能走半小时、40分钟就够了。类似这样的,我们给出了这样一些技术的方案,让老百姓可以比较容易选择。

  主持人王晓东::我觉得您这边也做了很多工作。

  孔灵芝::还很不够,还很不够。

  主持人王晓东::您刚才说健康的知识并不等于健康,更重要的是这条路要去行走,不断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意识就是全民健康素养提高的过程。刚才我看白岩松老师偷偷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卡。

  白岩松::对(出示公交一卡通),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换一个角度再去说步行这个东西。从生命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会的这几项功能拿什么去衡量他在长大?哭和笑生来就会的,因为他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接下来吃是天然的,不会教就会,第一天就会吃奶。接下来的观测是会爬、会走了,这孩子会说话了,然后就进入到生命的正常状态中开始成长。走路原本是与生俱来最初学会的最本质的技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直立行走,这本身是我们的童子功。我们倡导“步行”绝不是说步行是适合每一个年龄、每一个人的最佳运动,而是最大公约数。比如我现在每周还在踢球,另外我现在尽可能的只要天气还不错,尽可能在跑步,走路是我常态的行为。但是为什么要提倡走路呢?

  第一,不受太多场合的限制,这个行动都可以做。你要踢球,你得找一帮哥们儿一起踢,一个人怎么弄?

  第二,请你注意一下我们三个人的鞋,我发现背后有一种悄悄的倡导已经改变了,我们今天出席正式场合,反而可能他们跟我一样穿得稍微正式一点,但也都不是一般皮鞋的底,都适合走路。因为我们会有心有灵犀,这算是我很正式的鞋了,也是可以走路的软底。

  第三,比如我现在在跑步,两会期间我在会议中心,每天都在跑步,但是我有这样一个准则,中重度雾霾就没法运动了。

  主持人王晓东::这个沙尘天您敢跑吗?

  白岩松::但是轻一点雾霾,我走路,因为走路还可以戴口罩,或者你呼吸的力度不会那么大。

  主持人王晓东::还算顺畅。

  白岩松::天气不错的话,我一般都在跑步。这也有一个天气的因素,在决定你。跑步你得换衣服,步行基本不用。

  主持人王晓东::要求最低。

  白岩松::嗯,走快点,出汗的程度不会像跑步。另外,步行可以分解到各个方面,不要理解步行就是为了健康,它是一个综合对社会节约的一种方式。我刚才拿出的是什么呢?我的地铁卡。在两会期间,我已经两次是坐地铁去开会的。我原本想的是,我都坐地铁住会、上会、开会。但是不巧给我分到北京会议中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晚上还得赶回去直播,必须开车。另外,不开车守时,坐地铁更守时、更有效。我经常坐的是地铁,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提前两站下车,就可以走这两站,因为你的时间是可控的。所以,当北京的交通是全世界地铁最棒的,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北京的地铁,咱们批评中国批评惯了,都不知道咱还有什么优点了,起码在北京地铁方面,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超过北京,两块钱票价就放在这儿,而且现在密度在加大。如果更多人都能够坐地铁出行,我们的雾霾会少很多,责任不都是别人的,也是自己的。所以,步行日的设立是一个社会综合最后获得回报的过程,可不只是一个个体生命健康等等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卫生部在抓的,但是替环保部、承建部、交通部都干了很多事(笑)。

  主持人王晓东::您刚才说得我都觉得有点沉重,首先我今天没有穿这种适合走路的鞋子,这是第一。第二,有的时候为了赶时间,也经常打车。觉得现在年轻人群体经常是这样做,赶时间打车,或者在车上能够稍微休息一会儿。现在很多疾病也是在慢慢高发,就说到慢病,慢病真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从年轻到老都开始的过程。刚才白岩松老师说我们是哭着来的,我们真的希望我们能笑着走,而不是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三位身上有没有高血压?

  孔灵芝::我有。

  主持人王晓东::血压不太正常?

  孔灵芝::其实我是有点家族遗传。

  主持人王晓东::那不赖您?

  孔灵芝::不,我觉得是这样子,刚才岩松说的是很有逻辑关系,我们希望我们不得病,我们晚得病,我们不得大病。

  白岩松::得小病,得了病不转成慢病。

  孔灵芝::其实通过预防,肯定可以推迟发病。比如咱们国家8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在大庆做的。把一些糖耐量已经递减的人分成三个组,都不给药。一个组只是让他运动锻炼,一个组就给他控制饮食。另外一个组就是饮食加运动,两个都来做。

  主持人王晓东::双管齐下。

  孔灵芝::结果后来发现这三个组都是有干预的。到20年之后,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再到大庆去,把过去这些干预过的人进行了一次随访,就发现当时接受干预的人,20年以后他们仍然有效。为什么仍然有效呢?因为当时被干预过的人,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往前走成糖尿病。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最后得了糖尿病,但是比一般的人要得的晚了好多年,而且糖尿病的控制情况也比一般人要好。

  我们讲预防的目的,我们可以做到有些病不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其它一些问题,可能也会得一些病,但是你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按时治疗,完全可以和病和平共处。但是如果我的血压不控制,变成心梗,变成卒中,就会另外一回事,就真的成大病了。所以,得一点慢病并不可怕,因为它是长期累积的退行性疾病,如果我老了不退行不可能,关键是怎么能够把预防工作做得更好,合理的膳食、合理的运动,再加上规律的服药,完全可以很有质量的活着。

  主持人王晓东::胡老师,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怎么运动?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可是体育学的专家。

  胡扬::两年前通过体检发现自己的血脂超过正常值了。低压也上来了,92、93,高压还好。后来加强锻炼,之前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锻炼,当然没时间锻炼也是借口,应该还是能抽出时间。后来这两年进行运动调整了,我每天在家有跑步机,或者在外面走,或者打网球,最近低压正常了,这就是运动的好处。

  主持人王晓东::自己是受益匪浅。

  胡扬::当然,当然好多研究也证实了。

  主持人王晓东::自己算是现身说法,见证了自己研究的课题。白岩松老师,您呢?听说您经常踢球。

  白岩松::无独有偶,我以前也喜欢运动,但只是经常踢球。最后体验到,没有说步行解决万病,这不可能。

  我讲一个自身的例子,两年前,就是这个季节,不舒服,晕,我去医院检查,血压到了临界点,低压90冒头。当时医生就说吃药吧。可是我知道只要一吃药就要终身服药。我说你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咱们试一下。然后我就开始每天系统性的快走了。去年同样这个季节,我去查的时候,78、120,那应该这是比较正常的了。但是血脂的标准还是有点高,所以我又这一年,因为过些天我要去体检,我现在为什么又增加跑步了?适当的在自己承受的方面又增加的一定的量,这我本身是一个例子,很少见到一个人所有的指标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些指标并不可怕,因为它是可逆的,尤其还有可逆的阶段,抓住可逆的阶段和可逆的指标,赶紧逆了它,管住嘴,迈开腿。中国很多慢病都是由于饿惯了,突然能吃饱了,把自己吃猛了。

  主持人王晓东::总怕饿着自己。

  白岩松::嗯,我自身是一个例子。另外,从运动的角度,我想提醒大家另外一点,开始的时候具有功利的目的,比如说胡老师、我,开始血压有点偏高了,狂走、暴走,然后降下来,我们有目的性。但是我走了不到一个月,我跟孔局说,走路对我不再是目的性,我享受走路的本身。因为高血压、心脏病等等疾病,除了运动本身之外,还有精神的平和。我走路了以后,享受走路的本身,我的内心慢下来了。我看太阳还打到北京午后斑驳的墙上,鸽哨的声音在秋冬还是很棒。老爷子下棋,原来围观的还都在,公园下午原来是没人的。这时你的心情开始舒缓下来,是健康的另外一种保证。所以,现在即便我的指标假如说不敢保证,可能我还有很多指标不合格,还要调节它,因为人永远是动态的过程。但是另外,由于我享受了跑步、走路、踢球、游泳,运动本身给我巨大的愉快和心理调试,更提倡大家去多运动,多步行。当你步行的时候,很多时候可以慢下来想一想,血压跟心情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一起在这儿做关于步行日的问题,卫生部也在倡导,绝别简单把它当成就是解决高血压、高血脂,不是。包括社会心理。

  孔灵芝::没错,运动本身就有对精神的调解好处,本身都是经过科学实验证明过的。

  白岩松::举一个例子,前不久去杭州,到了杭州,我每次去杭州,一定把所有陪我的人都支走了,自己悄悄出去了,我走了一个半小时,逛两个小时,纯走,绕西湖一圈,到了宋街又走回来,发现特好吃的包子,买了几个,我的晚餐就是那个。你发现我的生活舒适了,被改变了,如果我不去步行,可能就被人拉去吃大盘子,你还不一定爱吃,没准灌你点酒。但是由于我把他们推掉了,步行将近两个小时,我享受了西湖,享受了我的心情,享受了原来我没感受到的某些变化。你不觉得此时的中国人由于快速变化了之后,目的就是到目的地。我发现人最终的目的地是死亡,中国人那么着急干吗?能慢点吗?

  主持人王晓东::有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是着急生,也有一些人是着急死,白老师刚才这段分享,让我们身心都到了另外一种状态。白老师刚才说也在围着美丽的西湖在步行。

  白岩松::偶尔啊。

  主持人王晓东::没事,您可以天天去。有个歌叫走路去纽约。

  白岩松::我可不是梁朝伟,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海滨公园喂鸽子。

  主持人王晓东::您可以走路去西湖。刚才说步行天气要注意。白老师另外还有一个提案?

  白岩松::步行需要社会综合的配套,首先希望这个社会大家慢慢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GDP的发展最后让人们有幸福感。我很多年前提出幸福,问自己。如果天天为名忙,为利忙,为权忙,忙来忙去这辈子其实最后就是直奔终点,何必呢?你没观赏过沿途的风景,这是一种理念。另外,步行有助于改善全社会的配套环境。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适合步行吗?为什么很多女同胞到上海就特喜欢?因为上海其实适合和你的闺密、男朋友或者老公溜达。北京长安街宽成那样是有压力感。我其中有一份提案就是倡议中国的城市把公园免费了,把墙给拆了。其实,我跟胡教授提得几乎是同一份提案,只不过他提倡步行日,我是提倡公园免费拆墙。可是背后全有这样的因素,这个提案里我有这样两句话,门票与围墙形成实质上的阻隔,不利于市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不利于城市病越来越重的今天让市民接近更多的自然。还有一个理由,慢性病快速增长,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18岁以上的人群参与活动的越来越少。如果一个城市是适合步行的,你想想这个城市你喜不喜欢?

  主持人王晓东::多美啊,太美了。所以今天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聊天话题特别美,每个人可能面对我们无论是旁听的这些媒体朋友,还有面对所有网友的时候,大家可能对于健康都有一个期许,或者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都有一个规划。走到现在了,几位有没有觉得,如白岩松老师所说,问自己内心一句话,您幸福吗?

  孔灵芝::我觉得还可以。

  白岩松::你让孔局坦白一下,她一般抓什么时间走路?其中有一个场所非常有意思,我也是在那儿经常走,在那儿走其实没人搭理你。

  主持人王晓东::可以曝点吗?

  孔灵芝::没问题,可以公开,一点都不是秘密,就是候机楼。

  白岩松::她经常出差。

  孔灵芝::因为候机楼必须提前半个小时进去安检,那段时间可能有人坐在贵宾室里吃不要钱的东西,很多人很享受。但是实际上你想想,候机楼里是冬暖夏凉的,除了人造成的污染以外没有其他造成的污染,环境还可以,而且很适合走。所以,那种场合走路是很好的。

  白岩松::孔局说的意思不是她就到那儿去走,那太奢侈了,而是抓紧这样的时间,你可以发现很多机会。

  孔灵芝::随处随时。

  主持人王晓东::孔局的分享让我有两点体会,首先是无奈,证明您的时间太紧张了,有很多公务。另外,您这种健康的意识很到位,随时随地,无时无刻。

  孔灵芝::只要你有这个意识,你会觉得你有很多机会,不要老抱怨自己没有时间。

  主持人王晓东::所以现在年轻人不要再说没时间运动,没时间去爱,没时间关怀自己,有时,需要你自己用力去发掘时间。

  主持人王晓东::胡扬老师您呢?

  胡扬::还可以。

  主持人王晓东::您觉得健康吗?

  胡扬::现在还可以,两年前自己不太注意,确实健康不是很好,亚健康水平,现在注意了,还可以。

  主持人王晓东::看来那时年轻没注意到,虽然自己搞健康,搞运动,自我惭愧吗?

  胡扬::有一点。

  主持人王晓东::现在给年轻人有哪些建议?

  胡扬::要吃动平衡,多运动。由于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吃不成问题,但是还要有合理的营养,不能乱吃。现在好多朋友聚会都胡吃海塞,要注意,还是要多运动。

  主持人王晓东::多去注意,多去关怀自己内心的健康问题。

  胡扬::工作很重要,健康更加重要,因为没有好的身体,你工作不会搞得好。

  主持人王晓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白岩松老师,不用问您了,因为您问了很多人无数次你幸福吗?

  白岩松::我没加“你”,名字就叫“幸福了吗?”首先先从问自己开始,中国人把吃当成了一个很大的信仰,但是想要多一些生命历程什么都能吃,就得管住嘴。我见生活中好多爱吃的人,刚50岁什么都不能吃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各方面。到了70岁什么都能吃,那就得30岁的时候就得尽量做到管住嘴。这是一个逻辑,这是一个辩证法。想要一辈子什么都能吃,就不能每时每刻随便乱吃。

  主持人王晓东::吃的自由度是有限制的。

  白岩松::对,这是一个,你知道我什么时候特别幸福吗?我运动的时候特别幸福,是真的。现在运动于我已经不是健康之需求,更是心理健康之需求,是心理需求。每当我跑步、走路、踢球的时候,总觉得“哦,生命真的是非常美好”。但是当我做节目的时候,不一定。(笑)

  主持人王晓东::刚才白老师说希望做节目的时候不是这样,我真的特别希望有一天不用我们再去这么大力的宣传、倡导大家如何健康,而是每个人本身就很健康。像白老师所说,等有时间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走在公园的树荫下,携手爱人、朋友,一起徜徉生活的美好,去发觉自己内心还有那么多点点滴滴的趣味,那个时候健康真的是被走起来了。

  在访谈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特别想请三位跟所有的网友朋友们分享自己更想说的一句话,大家能够从三位当中体会内心最大的一种心得和感受。孔局,先从您来。

  孔灵芝::按照我自己的体会,如果你能站着的话,就不要坐着,能坐着就不要躺着,给自己吃一点苦,其实是很有价值的。比如你看电视的时候,坐着看和站着看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健康专家告诉我,你站着去调台和你用摇控器去调台,这样给你带来的,对你心脏的保护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这句话就是“假如你能站着不要坐着,假如能坐着,不要老是去躺着”。

  主持人王晓东::可以这样理解:给自己一点苦吃。

  胡扬::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机会多多运动。

  白岩松::生命比你想想的具有更大的潜能,你比如说我45岁了,依然每周在踢两场足球,可是好多人下意识提醒自己,30多岁就不能再从事很多运动了。不一定。

  另外,提倡大家四项运动,走路、游泳,有可能的话就是智力运动,就是动脑子。最后一个,每天给自己10分钟调节一下呼吸。坐在那儿就调调呼吸,这是此时此刻中国人最缺的一项运动,平静自己。

  主持人王晓东::这样我先提倡大家,咱们四位一起来面对着镜头,静静地深呼吸,好吗?数一二三四,好不好。吸气,呼气。

  白岩松::告诉你,这真不是开玩笑,你每天做10分钟,就是调整呼吸,尽量少想其他的事情,生命就在呼和吸一念之间。两分钟你就会觉得你的身体静下来,舒服多了,头晕的程度就会减轻。

  主持人王晓东::感谢三位的分享。

  此刻我内心是那样的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畅一呼吸。真的希望我们每次完了访谈之后都能够给大家一个内心平淡的过程或者是平静的过程。希望大家更加健康。再次感谢三位的到场,我们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关注!

两会访谈:解读步行日 健康走起来
0 次投票, 平均 0.00. 总分 (0%)